最近,NBA数据专家Kirk Goldsberry做了一些有趣的数据统计图,第一张统计了NBA过去25年,各个区域的得分王,是这样的:
禁区里总共分成了6个区域:詹姆斯占据合理冲撞区,剩下的5个里,邓肯3个,鲨鱼2个;10-16英尺的中距离共7个区域:诺天王独占6个,右底线那个则是加内特。德克的金鸡独立和KG的底线翻身都是绝技啊;
16英尺以上及踩着三分线的三分共5个区域:科比1个,哈登和詹姆斯各2个;
两侧底角的三分以及弧顶和45度的超远三分共13个区域:库里和雷阿伦各4个,利拉德2个,特里、阿里扎和吹杨每人1个。
第二张图则是上赛季每个距离得分王的区域分布。
他将半场以两英尺(61cm)为一个区间,总共划分成了18个区域,排名如下:禁区内:0-2英尺卡佩拉;2-6英尺的两个区间都是锡安;6-8英尺约老师;8-10英尺是武切维奇;10-12英尺东契奇;12-14英尺布克;
禁区到三分线的中距离:14-18两个区间都是保罗;18-20是威少——中距离的得分王里还有威少是我没想到的;20-22是武切维奇;22-24是丹尼-格林;
三分线以外:24-26是希尔德;26-28是库里;28-30是东契奇;之后的30-36由利指导和吹杨各自包揽两个。
从这张图里我们就能看出,威少还是有地方可以让他投准的;为什么说太阳的二人组是上赛季的中距离之王;东契奇相较于前两年的进步在哪里;欧洲球员的手感之柔和和基本功之扎实……
今后的NBA会越来越精细化,数据化。战术制定也会越来越精细,对于打球模式化的球员不会太友好,但这也会倒逼着球员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