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输给了波多黎各。三战三败。
这战绩,是由哪一刻决定的?
比如,今天这一场,是何时输掉的?
是被皮内罗一个三分打到16比7时?是第一节最后赵睿突破时撞人,蹲下,无奈地苦笑时?
是第二节初挡拆外切投了个三分后,李凯尔试图和张镇麟配合,结果张镇麟一个突分失误时?
是赵继伟连续追身三分,分差到29比36时,被对面顶着周鹏一个三分球时?
是下半场李凯尔一度追到55比64时,对面还一个内切打三分时?
是王哲林空篮补进、两罚不中时?
是最后一次追到差10分,沃特斯还一个强投三分,再将分差拉到13分之时?被罗梅罗一个内切扣篮拉开16分,打停之时?
还是更早一点,南苏丹三分开火之时?
还是更早一点,塞尔维亚半场绞杀中国队11次失误之时?
当然咯,大家可以说,对塞尔维亚,如果没那么多失误?
对南苏丹,也许某几个判罚转向,也许对方远射没那么准;今天如果王哲林篮下和罚球再稳一点,也许……
但需要祈祷“也许”、“如果”,跟命运讨价还价时,那就证明:
实力是这样。
确实,不太,打得过。
赵继伟的远射、赵睿的突破。
胡金秋也努力面筐突破了,即便之后一次犯规了。
李凯尔突破扣篮了,一条龙得分造加罚了,一刻不停地试图跟队友沟通试图让队友跑出战术了。
但,打不过。
1991年梦一决定组队时,大家已经基本知道他们要拿奥运会金牌了——许多时候,战绩没那么多悬念:实力就说明一切。
之前李凯尔加入时,说过一句:
他没法让一个一穷二白的团队瞬间腾飞,不习惯,也不太能,靠个人进攻能力,强行改变比赛进程。
但他能为一个不错的团队查漏补缺,让一支本来不错的球队更加圆润完整。
其实当时我有句话没提:
大多数强者加入,都只能锦上添花,很少能雪中送炭。
2007年俄罗斯靠JR霍登的制胜球击败世界冠军西班牙拿下欧洲冠军,但那支俄罗斯的基础,是AK47和卡亚帕。
反过来,1998年亚运会,日本早就有归化球员迈克尔·高桥了,可是别说碰瓷胡卫东,连台北的郑志龙,他们都打不过。
2009年之前,保罗·加索尔无论是NBA还是FIBA表现,都不比姚明厉害多少;但一个是世界冠军、奥运会亚军,一个只能在世界八强,原因为何,我们也明白。
2003年亚锦赛决赛,看过的诸位都记得:姚明一柱擎天干掉了韩国,但韩国那小胖子教练田昌镇嘴硬,说如果给韩国一个姚明,他敢冲世界四强!
——当然是吹牛,但他对除了姚明之外中国队其他人的态度,可见一斑。反过来,失去姚明之后,那胖子的话,居然显出几分道理……
事实是:
团队的实力——而非一两个人——才是硬道理。
而团队的实力,是什么时候决定的?
昨天易建联退役了。
但他已经做尽了一切,站了最后一班岗。不只是上一届世界杯。2016年里约,他带了赵继伟、睢冉、郭艾伦、丁彦雨航、翟晓川、邹雨宸、周琦和王哲林。
理想的状况,在易建联退下的此刻,是他们撑起中国男篮之时。
然而今天看比赛时,似乎……嗯。
输球不可怕,只要有明晰的未来。
毕竟看球的人,心里都存着一个指望:未来会好的,只要按照正确的路径,一直走下去。
1994年中国男篮进世界八强的旅途中击败过西班牙。但那时西班牙有希望:保罗·加索尔时年14岁,已经跟巴塞罗那打球了;马克·加索尔9岁,开始跟他哥哥练上了;纳瓦罗14岁,卡尔德隆13岁,鲁迪·费尔南德斯9岁。再过十二年,他们就要拿世界冠军了。
1996年中国男篮进奥运会八强时击败过阿根廷,但那时阿根廷有希望:吉诺比利那年19岁,斯科拉那年16岁,篮球技艺已基本成型;再过八年,就要拿奥运会金牌了。
2006年世界冠军西班牙,2004年奥运会冠军阿根廷,在败给中国队的那些年,已经孕育起了未来。
就像,2002年世锦赛。姚明也很辛苦,但朱芳雨们经历了世界舞台的洗礼,马上就要在两年后的奥运会、四年后的世锦赛和四年后的奥运会崭露头角了。
就像,2008年中国男篮拿到奥运会前八时。还没进过奥运会的斯洛文尼亚男篮,9岁的卢卡·东契奇已经在跟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篮球学校跟14岁组训练了。
不妨说,一支篮球队的战绩,在十年前,就已大致决定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2023年中国男篮此刻的成绩,是2012-15年前后,就已大致定下来了的。
十年前种树,今日尝果。是甜是苦,都是当日因果。
类似的,未来。比如说,2032年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成绩与结果,由我们此刻种下的因,我们此刻的篮球后备力量,我们此刻的年轻天才们决定——前提是:
我们有新的姚明、大郅、易建联、大巴、胡卫东与孙军了吗?
我们已经有自己的14岁的加索尔、16岁的斯科拉、19岁的吉诺比利们了吗?
我们自己的东契奇,已经在开始接受正确的篮球培养了吗?
输球不可怕,只要有明晰的未来。
毕竟看球的人,心里都存着一个指望:
未来会好的,只要按照正确的路径,一直走下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像西班牙培养出世界冠军,像阿根廷孕育出黄金一代。
前提是:
我们的篮球,走在正确的、未来可期的路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