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约5300字
对完大概耗时10分钟
如果你时常打开知乎、头条等自媒体平台,你一定总会看到:如何让自己懂得上进?如何改变颓废的状态?如何给不努力的自己「下一剂猛药」,从此可以改头换面……这类问题。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发出这种疑问?它们的本质,又是什么?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聊聊a这个话题。
先来看一个案例。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机器停运的真正原因:
Q1:为什么机器停了?
A1: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Q2: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A2: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Q3: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A3: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Q4: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
A4: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Q5: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
A5: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最后得出结论:导致机器停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杂质跑进了轮轴里。
这就是最简单、最经典的5why分析法。
如果用这种形式对开篇那个问题进行改写,会得到什么结果?
Q1:为什么要让自己变得努力?
A1:因为努力可以使我接收到正面的反馈。
Q2:为什么要接收正反馈?
A2:因为正反馈可以改变我颓废的人生状态。
Q3:为什么要改变精神状态?
A3:因为我想发现更好的自己。
Q4:为什么要发现更好的自己?
A4:因为我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Q5:为什么要实现人生价值?
A5:因为我渴望成功,希望早日过上财富自由,人生自由的生活。
通过这样不断地向下追问,可以看出,「如何让自己变得努力」问题的本质,其实真正想问的是:如何让自己少想多做,然后通过努力早日走向成功。但实际问出来的,却是那句:如何给不努力的自己「下一剂猛药」。
中间被省去的几个思考过程叫什么呢?叫做自动化思维,「我」自动的,下意识地去默认这些东西都是成立的,所以才会从5直接跳到1。
这也是许多人都会忽略的地方——我们常常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错误」的问题。
更为遗憾的是,将近上百个回答者的答案,大多是一些诉诸个例的成功学,真正的科学论证少之又少。这样做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让本就抱着「走捷径」心态的题主,更加迷茫、不知所措。
俗话说,当你明确了病因,「疾病」也就好了一半了。
那么,为什么你总是想太多,做太少?经的起科学论证的,更好的努力方式,又是什么呢?
一,为什么总是想太多,做太少。我们知道,大脑是由双系统构成的——负责处理复杂事物的理性脑,与做出下意识判断与行为的感性脑。
同样,神经科学家研究指出,大脑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发散性思维,跟聚合思维。恰巧,发散性思维,是大脑的默认模式。
这其实很好理解,我们的大脑,从构造到思维,都是相通的。
在遇到一个全新情境时,首先启动的是感性脑,如果结局没能达到预期,理性脑才会作出反应,从而触发思考。
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感性是先于理性的。默认情况下,我们的思维,会始终处于「游走」状态,而只有当我们专注思考某一领域时,聚合思维才会发挥作用。
进一步说,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如上图,图中的每一个圆点,就代表着我们大脑中不同的知识点、信息、信念、想法等等,平时,它们就这样零散、无序,且均匀地「堆砌」在我们的头脑里,任意游走。
什么又是聚合思维?当我们专注思考一个特定领域时,大脑中跟这个领域相关的知识节点、想法就会被强制调动,并联系在一起,同时又会抑制、屏蔽其它与之无关的所有东西,从而使我们更好的保持专注。
这就是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
因此,为什么许多人会觉得,明明一天什么也没做,却偏偏感到筋疲力尽?
它跟发散性思维有关。
有研究表明,当人们专注思考一项工作时,大脑的能量消耗在25%左右,但当我们什么也不做,躺在床上休息时,我们的大脑也会有20%左右的能量损耗,甚至会更多,乃至超越工作、思考本身。
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大脑「后台」程序实在是太多了。
表面上看起来,我们似乎是在休息,什么也没做,但实际上,大量处在大脑「后台」的信息,想法、念头、思维等等这些东西,仍会不停地涌现出来,从而占据我们的心智资源。
这就好比,电脑为什么会越用越卡,因为我们同时打开的程序太多了,即使看起来将它们关闭了,但实际上这些应用程序仍旧会在后台继续运行,最后内存不足,导致越来越卡。
这种由于信息过载而造成心智资源损耗殆尽的现象,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因为这是大脑的天性。
但问题是,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想太多」
的状态,仅仅会加重大脑的认知负荷,会让我们感觉到「心累」,也许睡一觉之后,我们就能「放下」,就能很快恢复到最佳精神状态。
然而对于那些本就性格内向,高度敏感的人群来说,这种「想太多」,带来的后果往往是自我批评,跟自我价值否定。
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过去的行为后悔,对未来的事情焦虑。
具体一点说就是:
如果当初我能努力考学就好了;如果当时我不那么冲动就好了;这个决策对不对,我到底有没有做好迎接全新挑战的准备……这种负面的信念,容易把事情导向「我不行,都是我的错」等错误的方向进行归因,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思维反刍,除了会让他们感到心累之外,还会一遍遍的在大脑中否认自己。
这就是抑郁症的来源。
负面的想法,导致我们总是活在过去,害怕面对未来,久而久之,精神状态就会一天比一天颓废。
为了缓解症状,他们尝试依靠外力,以寻求能够快速改变现状的捷径,所以,互联网就成了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之一。
但改变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一蹴而就事情,通往成功的道路更没有捷径可走,它需要我们从内在出发,从思维方式改起,运用科学的方法,付出超越常人数倍的努力才行。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会想太多,它是大脑的天性,那我们怎样才能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呢?
首先明确一点,发散思维,不都是消极的,一无是处的,它有很多优点,比如,它能有效提升我们的创造力。
其次,我们要做的,不是不想太多,那是不可能的,而是尽量用积极的信念代替那些负面的信念,以及平衡好两种思维模式的关系,做到「为我所用」。
这不是鸡汤,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升人体各方面机能,是有科学依据的事实。
心理学中有两个概念,分别是「安慰剂效应」与「反安慰剂效应」。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74%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假看病」,最后痊愈。
什么是假看病?意思是说,在患者不知情的前提下,医生为患者提供跟药品同等价格,甚至高于同等药物数倍价格的「假药」(类似于淀粉、糖豆),经过数天「治疗」,患者竟然痊愈了。
这就是「安慰剂效应」,你吃的不是药,你吃的是一种「安慰」,你在整个求医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极大的心理暗示,你特别相信这个药有效,结果这个药就真的有效!
那什么又是「反安慰剂效应」呢?
一个极端的例子:一部分被医生误诊为癌症的病人,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最后自己被自己吓死了。
这两个故事不是我瞎编的,它们出自某一期《新科学家》杂质报道。
这些都说明什么呢?心态与思维方式,对我们身心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让自己从颓废的状态中走出来,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这才是行之有效地改变,过程漫长且痛苦,它不存在通过一针「强心针」,或是一剂猛药,就可以从此「脱胎换骨」。
身处高压社会中,如果你不把压力当做威胁,而当作挑战;
如果你能不畏过去,不惧将来,而是专心做好当下该做的事;
如果你能用积极的信念,覆盖80%的胡思乱想。
那么,所有的负面情绪,不仅不会对你带来危害,反而会转化为,驱动你前进的动力。
最后,再稍微提一下,如何才能平衡好两种思维模式的关系,做到随意切换,让它发挥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首先,你要搞清楚,自己更擅长发散思维,还是聚合思维。
如何判断呢?无非就是问自己:
在一天时间里,我更多的时间是用来做什么?是忙着手头事务,还是忙着胡思乱想?我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外部,放在手头事情上,专心做好它,还是时常反省自己内心?然后,有意锻炼你不常用的思维模式。
如果你倾向于发散思维,不妨试着:
多动手做一些你喜欢的,能够保持专注的事情。比如,手冲一杯咖啡,为家人做一桌丰富的晚餐,周末开车远离闹市,到手工作坊,亲自做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每天抽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强迫自己阅读一些相对复杂的书籍、科学文献,并试着将它们提炼、分析、对比。当你控制不住想太多的时候,将大脑里这些负面情绪写下来,然后将它们撕碎扔进垃圾桶,告诉自己,已经过去了。如果你倾向于聚合思维,不妨试着:
多跟自己周围的人聊聊天。放下手头工作,发发呆,让自己得思绪任意游走。预留一段自己独处的时间,让自己放松下来,随便做点什么都行,比如散步、听音乐、冥想等等。通过锻炼另一种思维模式,你可以逐渐掌握在这两个模式之间切换的能力。
最终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在一天里面,在不同的场景、时间下,自如地、无缝地进行切换,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
这是第一步,它强调的是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即:用积极向上的信念,代替大脑中那些原本消极的想法。
二,什么才是科学的「成功学」?如果说积极的心态是「指挥官」,那么科学的方法就是你的「武器」,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你才能在人生战场上,走的更远。
那么,如何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换句话说,怎样才是高效地努力?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从新手、一般、专家再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
这其中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论文合集,《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出版。
此书汇总了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各个领域内专家的训练方法,并与神经科学及认知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对这些方法的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也就是说,想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于「刻意」的在这个领域内练习,它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只在「学习区」练习
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
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交互中间的才是「学习区」。
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
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但是我们在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
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恐慌区内。
有效的练习,必须在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这上面花时间,而是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成长。
2,重复训练
想要把一个技能,一个习惯、一种积极的心态,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重复。
如果你看过《生活大爆炸》(美剧),你一定记得里面那个「恐女症」患者拉杰,他在正常情况下不敢跟任何女生说话。
这种症状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真实存在,我周围就有许多「大叔」,一大把年纪跟女生说话时还会脸红。
这种情况怎么办?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必须通过心理医生的治疗,改变一个人情绪跟社交态度才能解决问题。
但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量练习。
如何练习?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强迫自己去大街上搭讪,甚至,做一些外人看起来比较出格的事情,以练就强大的心理素质。比如,推翻大街上的垃圾桶……
3,高度针对性
想一想,为什么NBA球员都很抗怼,而CBA球员的身体素质却相对弱一些?
也许你会说,人种不同,饮食结构不同,身体素质当然不一样。
不错,人种确实是个大问题,但至于饮食结构,这只是针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的,真正的运动员,都有自己专属的科学的食谱。
这里不妨引用姚明说过的话:“在NBA,球员练习拳击已经很普及了,这除了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自己的脚步移动速度,同时还可以帮助他增强上肢的力量……”
原来,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训练方法上。
篮球运动员想要提升自己扛撞击能力,高效地做法,就是练习拳击,而不是仅待在球场,一遍遍的重复已经掌握的运球技巧。
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必须一切从实战出发,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达成的目标。
这就是刻意练习中提倡的高度「针对性」,它让你的努力更高效。
4,获得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的重要性,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强调过,这里再简单叙述下。
在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
比如,在没有没有网络的时代,一个文学青年自己闷在家里写小说,投出去的稿子全都石沉大海,想要提高水平就很难了。最大问题在于,是他明明写得很差,却一心以为自己是个没能遇到伯乐的「千里马」。
而现代,随着自媒体平台日趋成熟,这种「不得志」的文学青年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完全可以把文章发布在网上,如果大家都不感兴趣,那他就会明白,的确不是编辑们在迫害他,而是自己真不行。
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不知道。
所以,你对自己的看法,与别人对你的看法,很可能会非常不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需要一个旁观者来指出我们自己注意不到的错误,这就是反馈,没有反馈,你的一切,不过都是你自己意淫出来的罢了。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给不努力的自己,下一剂猛药」?答案就是,戒掉胡思乱想,与无效地努力。
以上就是为啥看nba的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