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些像不像网上那些“听懂掌声”的成功学大师或者某营销冠军的人生履历?这些听着像天方夜谭的事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吹牛,但对朱婷而言这就是她的真实人生。
巨大荣誉与贫寒出身间的差距,让朱婷的成长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但如果我们用玄幻小说的方式打开朱婷的人生,就会发现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
1994年11月29日,一个女婴出生在华夏国中原腹地的朱大楼村,户主朱安亮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小女儿的诞生并没有让朱安亮喜笑颜开,此刻他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拿什么交罚款?上面已经有两个女儿,老三是超生,罚得钱从哪来?朱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朱安亮终日劳作也仅够全家勉强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
转眼间小朱婷到了上学的年纪,她和大姐二姐在同一所小学,同时上学、同时放学、当然也同时开学。同一天开学就意味着朱安亮需要同时拿出三个女儿的学杂费,而现实是朱家大多数时候都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先紧着一个人。大姐二姐照顾小妹让朱婷先交,她们在学校被老师当着全校点名,这一幕给朱婷留下很深的印象。贫穷带给人伤害时,从来不问当事人的年龄。
因为上重点中学希望不大,而朱婷又不想像大姐二姐一样南下打工、结婚生子,朱安亮将她送到市体校练体育。训练很苦,就在操场跑圈,朱婷常常跑着跑着就感觉自己心脏疼,但还是要跑。一年后她因为符合女子14岁以下、身高1米8以上的选拔标准,进入省体校。
进省体校后要选专业,朱婷个子高可以打篮球,但身体太单薄根本扛不住对抗,被篮球队拒之门外。皮划艇队教练更绝:闺女,你这腿往哪搁?几经辗转,朱婷才得以在排球队进行专项训练,当时她已经14岁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篮球队不要,皮划艇队不收的学员,在短短几年后就成为省全运会旗手,她的名字在此之前就传遍神州大地。
按理说朱婷如果天生是打排球的这块料,进入省排球队后她应该如鱼得水。进步速度一日千里,很快就能崭露头角,但遗憾的是这些都没有发生。当时朱婷在同年龄段只是中游水平,也就扣球好一些,还时灵时不灵,其他都不占优势。
如果青年队的重点培养对象算入门弟子,朱婷当时只能算记名弟子,没人对她抱有太大期望,可能也包括她自己。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当时能想什么?每天20块钱的伙食费都无法保证,训练又苦又累,也不被重视,此时谈人生理想、伟大目标都不现实。
朱安亮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喜欢钻研,踏实肯干,他修理农机三轮在十里八村都是一把好手。每当朱婷想放弃、想回家时,朱安亮总鼓励她再坚持一下,日子就这么熬着。
当瘦弱的朱婷在河南队的球场上揉胯骨的时候 ,海南三亚某海滩,一个晒得黢黑但还有点婴儿肥的姑娘正在沙子堆里打滚。江西南昌,一个身材极高的小姑娘在烈日下站军姿。福建福州,沉默寡言的小个子球员在空无一人的训练馆垫球,教练早走了,因为知道她绝不会偷懒。
辽宁某地的室内训练场,20岁的小菜鸟被教练训得掉眼泪,大她三岁与她情同姐妹的高个姑娘默默从球框边走过,什么都不能说。教练专业又权威,是奥运冠军,雅典最后一球就是她打死的,全国人民都看到了。江苏某地,正在换牙的小家伙一边和队友谈论Bigbang、权志龙,一边拿着机票满怀期待奔向下一个国家。
彼时彼刻,这些女孩分散在华夏大地,正经历着各自的喜怒哀乐,谁都不认识谁。没人能真正决定自己的命运,也没多少人想过以后要怎样。这些自由生长的球员还不知道她们以后会成为队友,会为同一面旗帜战斗,会激励多少人。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3年,一个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排坛:郎平回来了。
传奇郎平重新执掌国家队,她是女排五连冠的功勋球员。威名赫赫的“铁榔头”,更是中国女排开山祖师袁伟民的亲传弟子和得力战将。在国内功成名就后,她与爱人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大陆,开启人生新的一页。不论是当年去美国留学,还是现在执教低谷中的中国女排,都需要巨大的勇气,而郎平从不缺乏勇气。
千里马遇伯乐,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