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近一个月的“马保国热”,终于降温了。
目前在视频网站B站搜索“马保国”,前16条内容已经变为《人民日报》批评马保国和衍生审丑文化的视频;微博方面则表示,将对借机恶意营销炒作的内容严格控制,已解散马保国相关的粉丝群……
的确,关于这场“武德”、“耗子尾汁(好自为之)”的畸形狂欢,真该收手叫停了。
B站已清理马保国视频。
从一开始,马保国就火得有些莫名其妙 。
马保国何许人也?过去多年打着传统武术宗师的旗号四处招摇的故事暂且不谈,他第一次开始被更多人知晓缘于今年5月份的一场民间搏击比赛——当时马保国被50岁的搏击爱好者王庆民在30秒内击倒了3次。一时间不省人事……
视频播出后引来全网群嘲,在人们看来,这是自封传武大师的马保国丑陋的现形记。一些搏击和武术圈内人干脆表示,“骗子终于露馅了,今后演不下去了。”
经历了视频发酵产生的短暂热度之后,接下来几个月,尽管马保国奇葩的动作和言谈还不时会被一些自媒体和营销号拖出来哗众取宠,但热度不比当初。
然而,当时间来到10月下旬,马保国突然成为了网络上现象级的人物,有关他的内容开始铺天盖地席卷全网。“马保国热”还从线上蔓延至线下,一位自称是三年级小学生的网友在网上留言:“(同学们)见面就不讲武德,碰一下就偷袭,说句话就耗子尾汁,下课就闪电五连鞭……”
这并不是夸张,之后一部叫作《少年功夫王》的电影就邀请马保国参演,“我去搞一些电影,搞一些代言,收入一些费用,都是正常的。”马保国忙不迭要去收割流量带来的红利。
而他那句“耗子尾汁”还被商家抢注了商标……
微博话题曾都是马保国。
马保国为什么能火?回到这样的话题,让人感觉摸不着头脑,但也并非无迹可循。较为统一的说法,是鬼畜视频UP主的集体创作让马保国有了今时今日的网络地位。
鬼畜视频是指网络上的一类原创视频类型,通常以高度同步、快速重复的素材配合BGM的节奏来达到洗脑或制造喜感效果。马保国个人不寻常的所谓武术动作和一些迷之自信的言论充满喜感,恰好成为了最好的创作素材。
有文章指出,7月份时某网站出现了第一个高播放量的马保国视频,到了10月份,一个较短的时间跨度内,多位UP主同时炮制了与马保国相关的内容视频,一下子将马保国的热度炒了起来。
可以说,马保国的爆红有其偶然性——最初制作马保国视频的人都带着戏谑的成分,毕竟没有多少人相信马保国有什么真材实料,看客们也就是图一乐。
但随着马保国相关视频的热度不断升温,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自媒体迫不及待投身到这场“造神运动”中——在有马保国即有点击、有马保国即有流量的思路引导下。马保国悄然成为了“头部IP”,相关的内容生产达到了峰值。
本着蹭马保国热度的想法,众人拾柴火焰高,马保国不小心成为了受益者,一切听起来是那么荒谬,却实实在在发生了。
随后一些主流媒体也加入到马保国的报道中,更多是想通过采访还原真实的马保国,解析马保国现象背后的本质,无形中却也进一步让马保国的形象得到曝光——他居然获得了更多在主流媒体发声的机会。
“为什么媒体会把有限的资源无限倾注到一个已经信誉破产的人身上?”网络上并非没有质疑的声音,一些圈内人更感到不可思议。
搏击名将方便直言:“他是一个骗子,凭借着传统武术外衣进行包装,然后让大家感觉神乎其神,对于武林有着极其不好的影响。”
可能有人会说,马保国并未违法,网友们也是在自由创作,但马保国口口声声弘扬传统武术,实际上做的都是伤害传统武术的事——斥责年轻人不讲武德,他本身却毫无正大光明可言,竭尽诡辩之能事。
比赛中反应缓慢?被下药了。被KO了?对手不讲武德,没有点到为止……传统武术需要发扬,但不是马保国这样的跳梁小丑炒热自己的工具。
至于网上不计其数的马保国内容生产者,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创作的自由,但“流量为王”的互联网生存法则是否就真的不应该被质疑?
一味追逐流量,把一个打着传武旗号的江湖骗子捧成了顶流,甚至会让有些人忘记了马保国本来的模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可以说,马保国现象并非孤例,背后流淌着的是病态的流量经济,仿佛曾经被人不齿的丑与恶一旦和流量沾边,就可以被迅速洗白。在娱乐至死的精神下,扭曲的价值观被无限放大……
马保国和这场闹剧,确实到了该收场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