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球迷在北京主场「ID:bjzhuchang」后台留言说,你总说比利奇不是国安未来可以信赖的教练,那他执教了半年多,总也得有点功绩吧。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比利奇的功绩。
确实,任何一个教练也好,一个人也好,都是两面性的,世界上本来也没有非黑即白的东西,哪怕比利奇执教国安的成绩不好,场面不好,各种不好,但总归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好的东西来。不管这个优点、好处是主观形成的还是客观误打误撞的,比利奇肯定有一些对国安有利的东西。
比利奇执教国安以来,最大的功绩就是,推倒了国安过去几年在施密特和热内西奥手下已经初步形成的战术体系,让国安进入到一个战术体系重建期。
不要以为北京主场「ID:bjzhuchang」这么说是反话,恰恰相反,这真的是比利奇对国安的一大贡献。
因为推倒国安现有的攻防体系后,相当于对球队人员就进行了重新的洗牌,尤其是年轻球员就有了更多的平等的竞争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过去的体系里,国安的打法已经成型,无论是施密特早期的4222还是后来的4321,亦或者是热内西奥的菱形中场4312,其本质都是通过高位逼抢和前场传导,在中路渗透打穿对手。在这两位教练的三个阵型里,球队基本上不设置边锋或者边前卫,边路进攻完全倚仗边后卫的助攻。球队的纯防守球员其实只有两个中卫和一个拖后的中场后腰。
试想一下,如果比利奇还是沿用四后卫且主打中路的战术,那么对于杨帆、刘欢这样的后卫来说,压力就比较大了。就像上一篇文章中说的那样,刘欢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涨球了」,就是因为球队的整个体系变了,杨帆的道理也一样,推翻了国安十多年来的四后卫体系,重新打造五后卫体系,其实对于杨帆这样的年轻球员是有帮助的。(传送:刘欢蜕变了吗?)
大家都知道杨帆是个好苗子,不然他也不会有能力进入国家队。但在国安却表现不佳,这跟他不适合国安的阵型体系有关系。杨帆需要的是在国安多打比赛,积累经验,建立信心,熟悉阵型。如果是四后卫的体系的话,杨帆可能会犯更多的错,通过犯错成长虽然也未尝不可,但也有可能会消耗掉他的自信心。而现在推倒了过去的体系,改成五后卫,杨帆犯错误的几率变小了,这对他慢慢适应国安这支球队是有帮助的。待他基本上能够胜任五后卫以后,再改回四后卫,可能会比之前上来就打四后卫的中卫要容易适应得多。
同样的道理也在预备队的年轻球员身上有所体现。
如果还是按照施密特和热内西奥的前场高位逼抢,中场短传渗透的踢法,那么预备队里很多小球员恐怕都没有合适的位置供他们成长,即便有,可能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给他们造成一些压力。就好像杨帆那样,阮奇龙、梁少文、凌中阳这样的后卫。如果在五后卫里担任三中卫之一,让于洋、于大宝这样的老大哥带着打,是可以一试的,但如果是打四后卫,仅仅让于洋一个人带着打,他们的压力一下子就大了,面对对手的冲击可能就会出现失误,这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此外,像乃比江、徐冬冬、江文豪这样的边后卫,在预备队他们担任边后卫没问题,但如果还是按照以前施密特和热内西奥的四后卫体系的话,他们出任国安四后卫的边后卫,同样压力会比较大。因为施密特和热内西奥的战术里,都需要边后卫大幅度压上,协助完成边路进攻,同时给予对手高位压迫,这对这几个预备队小将来说都是考验。尤其像乃比江,他本身就是中场球员改踢边后卫的,一对一防守能力并不算强,他自己也更适合踢五后卫里的边翼卫。若在四后卫里去顶替李磊,他的防守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而且,国安的前场此前没有纯粹的边路球员,若不是比利奇推翻了国安的攻防体系,那像谢龙飞、李博希这样的边路球员,也就没有了机会。
虽然现在比利奇主打523,但其实这个阵容就是给边路球员一定的表现空间,曹永竞有时候就被当成边锋使用。而且,由于国安的整个技战术体系基本重新洗牌,无论是什么阵型,都不是很稳定,年轻球员的机会也就多了。
国安历史上经历过的几次比较有名的新老接替,期间都是战术体系混乱时期,只有在战术体系混乱的前提下,年轻球员才有机会,也才能够平等竞争。
当年威克瑞刚升入国安一线队的时候,国安那几年频繁地更换外教。乔里奇、卡洛斯、老彼德都执教过,阵型也从442变成了433或者3412,邵佳一打过边前卫、前腰和前锋,陶伟踢过左后卫、左中卫、左前卫、后腰,徐云龙踢过球场右半扇所有位置,杨璞踢过中后场左中右所有位置。正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后来他们才找到了最适合的位置——陶伟的前腰、徐云龙的右后卫、杨璞的左后卫。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国安老抱着一个阵型或者一种体系来打,那「京城四少」可能也就踢不出来了。
后来,徐云龙、邵佳一等人退役。国安进入到又一次新老接替。扎切罗尼和何塞接手后,将曼萨诺留下的国安攻防体系完全推翻。老实说,由帕切科到曼萨诺,这两位西葡教练为国安打造的传控体系,阵型在433和4231之间切换的踢法,已经非常成熟,甚至比施密特和热内西奥打造的国安体系还要牢固。曼萨诺手下的国安,可以说是国安历史上整体性最好的时候。
但扎切罗尼和何塞上来就推翻了这套体系,扎切罗尼希望球队打防守反击,但国安没学会,何塞干脆就把国安弄了个四不像,踢到哪儿算哪儿。球队阵型、阵容和打法换来换去。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让于洋、张稀哲、朴成等人正式接班。
现在想想,于洋正是在何塞手下才开始成熟的。何塞让张稀哲打后腰,虽然在当时看来是荒唐之举,但现在发现其实拓宽了张稀哲的球路,也帮助他找到了新的定位。李磊也是在那段时间开始坐稳了主力位置。
国安预备队有很多好苗子,锋线上有冷季轩和段德智。另外还有受伤没去亚冠的白云飞,边路有谢龙飞和李博希,中场中路有陈彦朴、胡嘉琪和史堉铖,中后卫有梁少文、阮奇龙和凌中阳,边后卫有徐冬冬、乃比江和江文豪,可以说,场上11个位置,国安预备队能挑出13、4个水平差不多 球员来。这个时候,如果国安一线队在战术体系是成熟稳定的,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整体,那反而让预备队的一些球员无法得到机会,尤其是那些技术特点和一线队的打法不相匹配的小球员,他们可能并不是能力不行,而只是自身特点并非一线队所需。那这样其实可能就是浪费人才。
现在,比利奇把这碗水搅浑,整个球队的战术体系被比利奇推倒重建,在重建的过程中,年轻球员谁的能力强谁上,谁的表现好谁上,这样反而成了「择优录取」。
所以,比利奇的功绩就在于此。无论他推翻了国安此前已经形成的战术体系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形成,客观上,他都给国安年轻球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很平等的机会。
也许,这就不难奇怪,为什么比利奇在执教贝西克塔斯两年都跌出欧冠区,离开后贝西克塔斯马上就夺冠。因为他在贝西克塔斯的时候,就把球队内部的人员逐一拿出来上场,结果还真有几个年轻有为地立住了脚。在莫斯科火车头也是如此,他把球队带到了第七,结果离开第二年就夺冠了,很多夺冠球员也是比利奇在球队时候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而得到锻炼的。
有时候,推倒重建并不是一件坏事。就好像我们中国的革命一样,没有革命,官僚还是官僚,贫民还是贫民,正因为推倒了一切,才有可能让众生平等,才有可能出来更多的人才。
比利奇最大的功绩莫过于此,他把国安的体系完全推倒,这对国安未来两三年进行人员的新老接替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