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临阵换帅是大忌,但国少并不信邪。之前亚洲杯预选赛克定北还前,国少先炒了之前的一级指挥艺术家阿尔弗雷多,扶正的则是此前U13的西班牙籍主帅安东尼奥。但和之前的西班牙教头们不一样的,这代国少终于顺应了时代潮流,成了跑不死的逼抢大队。
依之前中国足球的照葫芦画瓢,诸多前辈的西学东渐并不算成功。之前高洪波学西班牙踢传控,中国队也被带成了友谊赛之王。而后里皮打算跟上保守主义,带着中国组链式防守。结果一套三中卫建成了带三颗炸弹的豆腐渣工程——国足的神奇之处就是,虽说世界足坛的战术潮流几年一拨,但国足总能淹死在任何一股浪潮里。
但和之前的主教练不一样的,安东尼奥的思路很清晰。借安东尼奥的话说:“我们就是要搞一支随时能保持逼抢的球队,靠无限高位逼抢干掉对手。”这话要放到克洛普身上,也没有多少违和感。
依世间的功利看,克洛普未必算功成名就——自涉足美因茨开始算,克洛普生涯8次决赛输了6次,是新时代足坛第一悲情英雄。但不可否认的,能让瓜迪奥拉们放弃自我,跟着对手舍命炮轰的也只有克洛普能做得到了。
论压迫战术,米歇尔斯算是时代先驱,而后亦步亦趋的还有洛巴特夫斯基,萨基和克鲁伊夫们。效力美因茨那会,克洛普师从的是德国压迫足球之父沃尔夫冈-弗兰克,萨基的隔空门徒,自然熟悉了压迫足球的一切。
论比赛节奏,没有一样战术能比得上压迫战术。这种战术能同时兼顾球权和空间,球员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能随时保持小组配合与局部人数优势,攻守转换节奏也更快。
和这项战术的优点一样,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球队需要时刻保持快速攻防的能力,需要时刻保持专注,移动也不能拖沓,但球员的体能并不见得能保持90分钟,对手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多。要是一次空间保持不好,身后被凿穿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许多人也曾担忧克洛普的压迫打不出来,但渣叔只是许了个五年之期。上手第二年,克洛普开始推行他招牌的全场压迫,并定死用433。第三年,萨拉赫加盟凑齐三叉戟,利物浦开始分享球的反击套路,球队进了欧冠决赛。到了去年,退防后的阵地442搭建完成,边路传中用活了利物浦机动的多点包抄,马内开始腾飞。到了今年,惊喜则变成了阿诺德的压迫和出球。
但国少的压迫较比克洛普的利物浦,却还是另一个路子。较比渣叔的球队,国少的三前锋站位更偏中路,从而形成局部人数优势——这是安东尼奥堵中放边的策略,也是国少的技术不够圆融,掀不起波澜,撑不起范围太大的小组配合。
依照克鲁伊夫的说法,传球的奥妙在于“每一脚传球积累的优势”,从而把节奏捏在手里。考虑到国少技术不够成熟,每一脚传球搞不好都会给对手送了人头,自然没有简洁明快的传球来的好使了。
安东尼奥心里清楚,国少和传控的距离也不只是单纯的传接球。和其他战术比,传控战术对单体的要求本来就更高。历代王朝级别的传控球队(阿贾克斯,米兰,巴萨和阿森纳)都缺不了天生贵胄的大才(克鲁伊夫,三剑客,哈白梅和亨利们),而鲜少出这种旷世的国少,自然也不能倚仗。
过去几十年来,这片土地上几乎没有传控的概念,球员们并不习惯开上帝视角踢球,传控也只能从新学混成了伪学。毕竟,足球也是个因地制宜的项目。
高位逼抢比起传控而言,对球员的要求更加明确,训练也更枯燥一些,但它或许更适合现阶段的国少:在过去两届国少折戟预选赛,全国一片哀嚎的前提下,压迫战术已经是最后的搏命招了。
温格曾经这么介绍自己的训练方式:“球员十二三岁前只需要练技术就好了。等到他们技艺圆熟,十六七岁再练战术也不迟。”全世界的青训策略也和温格大差不差,战术训练大多是青年队以后的训练科目。
如此,国少的围剿也就成了降维打击:就像湘北遇见山王时第一次见到泽北与深津的双人包夹一样,这类战术的心理震慑甚至要大于实际价值,对手倘若没有针对性部署便很容易被针对了。
即便没有心理加成,这类战术的意义同样显而易见:受益于营养科学的进步。以及蛋白摄入增加,现阶段国少的身体已是东亚霸王龙的水平,拳打日本脚踢越南不是梦——到了进攻端,速度加强的中国队能保证前场更快的到位率,防守端的中国队也有更大的身体覆盖面积和对抗。
这两样优势或许失之于无脑,但对青少年们意义重大:套用国军名将王耀武的话说,“就是放八头猪给对手抓,二十分钟也抓不完吧!”
但安东尼奥要的不是一支猪气冲天的球队,而是狼一样的军队:“我对球队的要求一是狼性,二是血性。”相比成年队的成型,还是逼抢和快打更对的上少年热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