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2017年夏天出台引援调节费以来到18年年底出台四大帽,再到去年年底出台了外援年薪不得超过税后300万欧的规定,意图都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俱乐部的支出。而这一次足协又在酝酿干一把大的,目前传出了中国球员的年薪标准从税前1000万被砍到税前500万,这一政策或许会影响到中超格局!
国内球员年薪对半砍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中国球员工资这么高,水平那么烂,早该限了;有人认为足协这一刀下手太狠;还有人认为一群月工资几千、一万的人没必要为一群富翁到底是一年拿1/2000万还是500万操心。。。那么话说回来,为何之前几年有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后,中超还要继续降薪?这是大环境所决定的。
今年这一场在全球蔓延的疫情,对体育产业造成了极度重创;当比赛成为很多欧美俱乐部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也是顶着严重的疫情,欧洲各个联赛继续开打的原因所在。而与很多欧洲俱乐部打比赛就有收入不同,中超俱乐部打比赛,可能是赔钱的。中超除了建业外,其他15家的主场都是租的;有的地方一场比赛的安保+租金下来,可能要4、50万,有的地方一场比赛的安保+租金得在100万左右。这就导致很多俱乐部的比赛日收入,还没有安保+场租的支出多。而今年比赛场次减少,赢球奖支出减少,直接导致很多俱乐部的支出也大幅减少。
当然由于联赛是以一种不太常规的方式进行,影响到了整个联赛或各个俱乐部的商业价值。然而在中国足坛,俱乐部的吸金能力远不能跟投资人的投入力度画上等号。就以中超巨无霸,也是商业价值最高的恒大为例,去年恒大俱乐部财报中显示,他们去年的收入达到了9.5亿,但投入了29亿,亏损19.4亿;即便刨除几名归化球员达到8.7亿的安家费,恒大去年亏损依旧超过10亿。而其他中超俱乐部的投入不像恒大那么大,亏损的数字也没有那么高,但少的亏损也有4、5亿,多的也在10个亿左右。
当足球俱乐部出现了巨大的亏损,投资人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就要看足球到底能给母公司带来哪些红利。如果俱乐部给母公司带来的红利超过了亏损额度,那么这笔费用会被纳入集团的广告费。但是很显然,很多俱乐部无法给母公司带来太大的红利;再加上整个大环境不太景气,让足球这一烧钱产业成为了很多投资人的负担。导致今年上半年有16家俱乐部退出职业联赛的背景下,继续控制各俱乐部的支出,减少亏损限额几乎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
新规或改变联赛格局,上港的续约问题或有转机过去十年在资本推动下,中国足坛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烧钱阶段。河北华夏幸福砸了上百亿,连个亚冠资格都没有拿到,上港砸了近百亿就拿了一个联赛冠军;18年的贵州,19年的深足单赛季投了8到10亿依旧降级,万达回归中国足坛已经砸下了50多亿(算上建基地的20亿),连着三年保级,深足今年砸下巨资也是最后时刻才上岸。而有些球队今年一分钱都没发,就发了几场赢球奖,球员纯靠意念坚持打出了不错的成绩。再联想到世界足坛第一年薪曾经出在中超,最多的时候世界上薪水排前10的球员有5个在中超,里皮曾是世界上年薪第二高的主教练,卡纳瓦罗和贝尼特斯的年薪都可以排进世界前十;以上案例既能表明中国足坛的钱烧的有点“无厘头”,大家也能看的出有些俱乐部快玩不下去了;可以说在限薪这件事上,绝大多数俱乐部的投资方和中国足协可谓是一拍即合。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有俱乐部愿意追求成绩,同样有规避的手段;但是当大多数俱乐部都以生存为“第一要务”,绝大多数俱乐部理应都会按规则来操作时,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联赛格局。
建业、泰达这两个投入稳定的“老油条”会不会往上冲一下?
看到税前500万的工资待遇,很多人会有一种梦回十几、二十年前的感觉。当初祁宏从申花转会中远的工资是税后300万,申思的薪水是税后250万;郑智当初跟深足的续约价码也是税后300万。再往后鲁能引进李金羽、郑智、李雷雷这些国足主力球员的薪水基本上是在税后4、500万,申花的几个国脚基本上也是这个价码。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物价飞涨,工资再退回到十几年前,难免会让球员感到薪水太低了。因此我们几乎肯定,很多老队员的合同到期后,不会再继续踢了;也有人担心,这可能会影响到小孩踢球的积极性。但总的来说,限薪对于当下中国足坛的正面影响肯定要大于负面。
过去几年伴随着中超的金元风暴,中国球员的收入也高的吓人;不光是一线国脚的年薪可以达到税后2000万这个级别,很多一场球没踢过的球员也能随随便便的拿个几百万年薪,甚至出现过16岁小孩签字费2500万的极端案例。当有的球员没成年甚至是刚成年就成了千万富翁,他们还有多大的意愿去努力提升自己?即便有机会出去踢,大多数球员也愿意抱着现有合同呆在国内。但限制令一下就意味着,球员要想赚高薪,那就得努力提升自己,出国踢球。
过去只有少数几个俱乐部可以给出超高薪,因此这些俱乐部从中小俱乐部挖人相对比较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之前中超的强弱还是比较分明的。但现如今当国内球员顶薪限制在税前500万则意味着,泰达、建业这种投资方比较稳定的中超老油条也能出得起这个钱。当顶薪大家都能出得起,强队去挖中下游队的人难度就会增加,或许联赛强弱分明的格局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很可能会有部分中游队维持现有投入力度去冲击联赛现有格局!而对于跟绝大多数主力都面临着续约难题的上港而言,或许足协新政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是跟上港卡着点在政策落地前按原规则续约,还是跟新东家在新规则下签约,部分上港的主力得好好掂量下了。
保障球员权益比限薪更重要,职业联盟何时落地?对于限薪这件事,有不少球员感到不爽;但是当我们看到韩国联赛就没有工资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球员(包括外援),韩国巨无霸全北这几年一线队的工资总额始终在1亿人民币上下徘徊;而J联赛很多球队的顶薪也就在300万人民币上下(去年J联赛冠军横滨水手的顶薪折合成人民币为258万),再考虑到中国球员就这水准,税前500万的薪水并不低;只不过让这些人从税后1、2000万降到税前500万,难免会存在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当然在限薪的同时,我们同样应该看到中国足坛职业联赛的“体系”还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在欧美成熟的体育市场,很多职业俱乐部可以自负盈亏,特别是曼联前些年还在替格雷泽家族坏债。但我国没有可以自负盈亏的俱乐部,即便前几年中超最火的时候。看起来中超联赛的收入、品牌价值不断创新高,但几千万的分红跟十几亿的投入相比又算什么,这也能凸显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最大跟欧洲职业联赛最大的差距是没有造血功能。
除此之外这两年退出的俱乐部越来越多,而俱乐部退出基本上意味着欠薪不可能被补上;哪怕是现如今在中超、中甲还存在着去年欠薪没完全补齐的情况。当很多俱乐部可以在提交工资确认表之前用“你不签字要是导致俱乐部没了,所有人的工资都拿不到”来威胁球员,这既能体现出资方的强势,也能反应出中国足球的监管体系存在着非常大的漏洞。
重庆可以说是2020赛季中超最大的奇迹
当很多俱乐部在金元足球中被烧没了,缺乏营收能力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球员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中超前几年只是虚假繁荣,这样的联赛显然跟真正的职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各方比较期待职业联盟可以尽早落地。然而从2010年韦迪空降足协开始,每一届足协掌门人都说足协会放手,尽快推动职业联盟的建立,但每一次关于职业联盟的组建都是慢慢的没有了声音。
这一届足协领导班底上任后,职业联盟的成立时间点也是一拖再拖;即便陈戌源前几天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出了万事俱备、只缺主席人选,明年联赛会交给职业联赛理事会(职业联盟)打理。然而有些事不是陈戌源能决定的,这里面牵扯到了更高层的参与;当现任足协高层对于职业联盟组建的口风已经从全力支持逐渐转变为有条件的支持,各方利益需要得到平衡时,在中国足坛已经谈论了十年之久的职业联盟今年冬天能落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