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生于1989年,武汉籍球员,曾赴比利时留洋,回国后随河北华夏幸福征战过中超联赛。看起来腼腆不爱说话的汪洋,其实是个桀骜不驯的“足球疯子”。起伏的足球人生,不论辉煌还是曾经跌落谷底的黑暗,都阻挡不了他眼中散发出来的对足球的热爱。2018年退役后,依然活跃在中国足球这份让几代人都为之奋斗的事业中。
近日,在武汉塔子湖足球基地结束C级教练员培训班学习的汪洋,在接受采访中感慨道:“以前踢球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会。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才发现很多都不会。我们与足球强国的差距,并不是没有先进的理念,而是掌握了先进的理念后,如何去实施。”
职业球员时期,就已投身青训事业
Q(记者,下同):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投身足球青训事业的呢?
A(汪洋,下同):接触这一块就比较早了。
早在比利时色格拉布鲁日足球俱乐部踢球时,我就开始思考,毕竟在欧洲接触到的足球教育是我以前没经历过的。也正是这次留洋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我开始记录与学习。
几年下来,除了踢比甲联赛,也在欧联杯的舞台感受过,这些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先进足球切实感受。
像张恩华指导,多次到比利时考察与学习,我们经常去布鲁日、安德莱赫特、标准烈日等比利时球队看青训和比赛,我俩经常交流中国足球与比利时足球的差距,更是聊起了从宏观角度去看世界足球的话题。
Q:具体有哪些话题呢?
A:首先聊的是欧洲。众所周知,欧洲过去是富裕之地,欧洲人良好的身体素质、好斗的文化基因,加速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古罗马人斗兽场,把奴隶和狮子关在一起打斗,直到一方战死,这样的文化基因,生死极限挑战运动的基础,加上足球宏大的场面,狂热的球迷,带来的收益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欧洲足球,想不发达都难。
其次是南美。相较欧洲,南美大陆比较落后,但又没到非洲一些地方饭都吃不上的地步。南美洲曾是欧洲殖民地,文化基因有相似之处。政府倡导民众踢足球,把足球上升到国球,用足球来凝聚全民族意识形态。前段时间马纳多拉去世,他的纪录片让我更了解他对这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生活底层世界中的人民是一种精神寄托。南美对足球是极端热爱,踢不好都难。
然后是中国。结合我国国情,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人们非常重视文化成绩。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有天赋的,身体素质强的绝不在少数,足球水平早晚能上去。
这些经历与碰撞,让我下定决心,要为中国足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Q: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A:2015年,开创了深圳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合伙企业和深圳绿谷足球俱乐部,开始了一个难以实现的伟大梦想;开始发起万校启航足球进课堂项目,投身于发展中国足球塔基建设的工作中。在此过程中,我多次提出球员小龄化,和多位幼儿园领导畅谈小朋友注意力无法集中的话题。小朋友看手机、看动画,可以一动不动坐在那里玩三四个小时,我们的教育真的走进了小朋友的心里了吗?真的设计出了小朋友喜欢的课程了吗?带着自己提出的很多反馈,我开始了自己的新的事业。
足球强国的孩子,从小全面发展
Q:比利时是世界足球强国,目前FIFA排名世界第一,国家队是大赛夺冠热门,优秀球员遍布五大联赛豪门。你觉得他们的足球青训及足球青少年,比我们强在哪些方面呢?
A:欧洲踢球环境和氛围,全民足球普及意识有一定差距,中国足球人口基数小,足球土壤贫瘠,选材困难。欧洲球员培养体制,赛制职业化、正规化起步较早,中国足球运动员及教练员对足球理解的能力有一定差距。欧洲球员青少年时期文化素质教育全面化,正常化,和我国球员有一些不同。
Q:在中国,足球成材率是很低的,比利时高吗?
A:也不高。
Q:那他们没有踢出来的孩子,成年后会升学、就业都成问题吗?
A:不会,踢球的孩子,就算踢不出来,成年后的发展,和普通生是差不多的,甚至更有优势。
Q:你能详细介绍下欧洲足球强国孩子们的文化学习吗?
A:2018年退役后,我先后参与了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运动学院(北体大秦皇岛校区)的内部装修工作。任副总经理、青训总监,河北精英一线队伍副领队,管理从10-19岁全国优秀男女足23支球队及一支年轻职业队,帮助足球学校搭建了基本的青训体系和选拔全国的优秀苗子。后期辅佐沈祥福教练选拔及搭建北体大U14集训队球队班子。
在这些经历中,中国、欧洲足球青少年相比较发现,我国青少年专项训练的比重是远远大于欧洲的,最深的感受是我国运动员最大的缺失就是社会性。社会是多元化、多样性的,我们从小接受的是80%的专项技能培训、20%的文化教育培养体系。基本文化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我国运动员无法继续这项运动以及享受这项运动的红利后,很难适应社会的主要因素。
在欧洲,所有的运动员从小就和普通学生一样,除了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滑雪甚至是音乐、跳舞,各种各样的爱好充实着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社会性。正常的学习和广泛的社会活动、爱好,让他们不会脱轨于社会,即便是不能成为职业球员,对他们来说也不会缺失社会对他们的需要。
正是因为这些诸多的因素,让很多比利时的家长及孩子愿意去参与足球,享受足球,足球人的基数大了,卢卡库、德布劳内、阿扎尔这样的球员就会越来越多。人才辈出是比利时成为FIFI排名世界第一的重要因素。
以前作为运动员觉得我就是足球专家,近几年参与了中国足协举办的学习班后,发现具有了基本的文化素质教育,才是理解任何事情的根本。
Q:你从小接受专业足球训练,在同龄球员中也属于佼佼者,成年后赴比利时留洋,回国后征战中超,退役后从事足球青训事业。从你的经历看,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尽快缩小和足球强国的差距,并最终实现赶超?
A:在比利时近5年的留洋历程来看,可以说让我更深的感受到中国足球与欧洲足球的差距和不同,实现赶超就需要解决痛点。
足球是综合性最强的运动,足球不光是踢而已,足球包含了技术、战术、身体、心理、场内因素、场外因素等,基本的文化素质对理解事物的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对技术的理解。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太差,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时常反思,在欧洲踢球期间,我很少看见那里的孩子象我们小时侯训练一样花大量时间练习绕杆、颠球、对墙踢球。在他们看来,技术只是一个表象,它需要战术、体能、心理、社会等因素综合支撑,全面发展,才能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我们经常看见某某国足队员停球几米远,仔细分析,这仅是技术问题吗?如果平时像这种停球连一个球迷都可以做得很好,为何一到大赛就出问题呢?
其次,通过学习,我更加理解了世界先进的足球训练理念,所有的训练都来自比赛,比赛是训练的镜子。过去我们更多的是没有“教学”,只是“苦练”,现在细思起来“教会、勤练、常赛”才是我们尽快缩小和足球强国差距的正“道”。
自己学会了再去教孩子,希望能为中国足球青训尽一份力
Q:这次C级教练员班的学习,具体而言,你有哪些感触和收获?
A:在刚刚上完的中国足协C级教练员培训班,可以说是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在短短的14天学习中,我吸收了大量的足球理论知识,提升了实践教学能力。虽然每天学习很辛苦,知识充实着大脑,但我的脑海中经常浮现踢球时的种种,3年前、5年前、10年前、甚至20年前,我在干什么?我接受了什么教育?从这些教育中我收获了什么,又缺失了什么?也是这短短的14天让我再次深度思考中国足球和欧洲足球的差距和痛点。
Q:比利时人,中国足协技术总监克瑞斯,你和他似乎也很熟。
A:是的,我们很早就认识了。早在2009年,我们就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交流过。
Q:学了教练员班课程,将来有什么打算呢?
A:我会将学习到的这些知识去不断实践,并争取早日学习下一个级别,进一步提升自己,希望将来能为中国足球做些实实在在、有意义的事情。